美高梅体育官网

新闻资讯
 
  • 科技创新赋能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 科技创新赋能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本报首席记者 李鹏飞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科技创新便抓住了全局的牛鼻子。

    回望十三五,集团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是近两年,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六个坚持,把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贯穿发展全过程、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型企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下达的科研计划资金中集团本部及各上市公司年均出资4亿元;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6个、省部行业级创新中心35个、高新技术企业25家;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行业级一等奖1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等各类知识产权780余件……

    5年来,集团交出了一份科技创新的喜人答卷

    破除体制机制藩篱,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

    11月,集团召开专题会议,就落实集团新时代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安排意见精神,制定科技创新工作考核激励指导意见,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

    其中明确了基层单位年度科技创新工作评价和激励制度,对研究人员采用奖金、分红、股权期权三种激励方式等。集团科技创新管理部有关人员说,这必将进一步激发集团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活力。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是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器。集团党委加快部署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的改革事项,为集团科技创新把舵定向,指明具体路径。

    围绕这个核心要素,集团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涉入深水,向束缚创新的藩篱动真格。

    近年来,集团下发了《集团科技体制改革方案》,配套出台了《集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集团专业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办法》等文件,形成“1+N”政策支撑体系;坚持管研分离、重心下移的原则,成立了集团科技创新管理部,依托三个上市公司分别组建三大专业化研究院,全面试行以薪酬激励制和绩效考核制为核心的专业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坚持每年召开一次科技表彰大会,年均奖励1500万元以上并及时兑现……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效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激发。

    特别是今年,集团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一次性奖励2400万元,奖励力度和范围走在了我省工业企业和能源化工行业前列。

    深化产学研融合,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去年,平宝公司成功实施深部矿井自进式水力增透成套技术,打钻效率和单孔瓦斯抽采量分别提高6.5倍、3.5倍。这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为破解深部矿井煤层增透难、瓦斯抽采率低等技术瓶颈开辟了新路径。

    科技兴则企业兴,创新强则企业强。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指出,要建成世界一流企业,必须把创新驱动作为最大动力,必须靠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影响力。

    如何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并驾齐驱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集团把产学研紧密结合作为有效途径,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在北上广深等人才高地搭建对外技术桥头堡,加大信息收集、学术交流和技术储备力度。未来几年,集团计划在国际国内知名高校院所搭建3个以上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

    面向行业技术前沿、生产经营的现实需求和高质量转型发展主战场,集团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体,以三大核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支撑,以基层单位技术工作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为基础,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1+3+N”创新研发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者得天下,而高纯度硅烷是芯片的原材料。在河南硅烷科技发展公司,集团依托首山化工公司煤焦循环经济链条,通过产学研合作,研发出高纯度硅烷气新材料产品,产品纯度可达9N级的国内最好水平,成为真正意义上我国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高纯硅烷和电子级多晶硅生产企业。

    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科技实力体现核心竞争力

    己二腈是尼龙66的关键核心原材料。集团通过近10年的研究和中试,目前已有突破性进展。1129日,平顶山市尼龙新材料项目集中开工,10万吨己二腈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集团紧紧抓住主导产业科技创新的关键问题与核心环节寻求重点突破,实施一批重大科研攻关课题和科技型产业引领项目,既带动当前发展又为长远发展集聚后劲,将科技实力体现在核心竞争力上。

    在叶县产业集聚区,PC项目加快建设。该项目填补了我省PC材料生产的空白,对于提升我省乃至全国盐化工产业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水平,努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PC材料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在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公司,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实施技术改造,产品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国际行业一流水平。

    在尼龙化工公司,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实现了尼龙66盐、己二酸、己二胺等主导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国际化发展,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当前,集团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扭住核心产业、重点领域的创新短板,聚焦聚力六个一批,集全集团之力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首批建设4个产品研发型全流程重点实验室,培育4家科技含量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科技创新共享型孵化企业,重点围绕煤基硅碳材料、煤基化工催化、特种尼龙和尼龙改性、煤焦油深加工等方面进行攻关。

    资料显示,今年截至10月底,集团共获省部行业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一等奖3项;取得各类知识产权180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

    一次次填补空白、一次次取得一流,为支撑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以来,集团安全环保态势整体平稳,主要生产经营指标位居全省竞争类企业前列,高质量转型发展走在全省国有工业企业前列。

    挖智”“招才,筑牢第一资源高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集团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内部挖智与外部招才相结合,在科技创新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构建科技创新和管理职务双序列晋升机制,着力打造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

    目前,集团在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设立了奖学金,持续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企业、建功立业。同时,集团积极搭建创新人才孵化平台,选派优秀高层次人才到基层挂职锻炼,仅2019年就聘任专业技术岗位人才22批次443人,建成学习工作室55个。

    此外,集团还广泛开展职工身边大工匠评比、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和五小创新活动,推进首席技术专家、首席技能大师、首席技师、首席技工评聘,拥有职工学习、创新、劳模、大工匠等各类工作室55个,并准备用3年到5年时间,构建更具特色的工人技术创新联盟。

    这些工作室采用专题学习、研讨咨询、情况汇报、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等形式,不断培养创新人才。近几年,集团和各基层单位每年完成上千项技术创新成果,征集合理化建议上万条,累计可创造价值9000多万元。

    如今,集团已拥有各类科技人员近4万名。他们在安全、高效、智能生产等方面想办法、出实招,助力企业走好创新发展之路,用聪明才智为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赋能蓄力。